《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fundamentals of law)
课程编号:
学 分:3学分
学 时:54学时 (其中:讲课学时:42学时 实践学时:12学时)
先修课程:无
后续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适用专业:全院所有专业的全日制本专科生
开课部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课程性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公共必修课。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针对大学生思想实际和改革开放中的社会现实问题,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学目标:使新生通过对该课的学习,尽快实现社会角色的转换,确立新的人生航标,树立更高的理想和追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道德观和民主法律意识,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健康成长、成才奠定基础。要求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能够解决自己人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处理好政治素质与文化素质的关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本课程要求学生注重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注重联系实际,做到知行统一。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学时根据校历可做适当的调整)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6学时)
[知识 点]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一、认识与适应大学生活
二、更新学习理念
三、确立成才目标
第二节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一、思想道德与法律
二、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第三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第四节 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
二、学习本课程的基本方法
[重 点]
1. 大学生活的特点。
2.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意义。
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难 点]
1. 如何引导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2. 坚持“知”、“行”统一,学以致用。
[基本要求]
帮助大学生了解大学学习、生活的新特点,树立明确的成才目标;认识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意义和在本课程中的主线作用;了解本课程的特点、内容及学习方法,激发起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热情。
[思考题]
1. 大学生怎样才能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2. 如何理解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
3. 为什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 如何认识学习本课程的重大意义和基本方法。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3学时)
[知识 点]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二、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第三节 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一、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二、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三、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重 点]
1.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 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3. 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难 点]
1. 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2.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3. 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基本要求]
帮助大学生认识理想信念在成长成才中的重要意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正确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理想与实践的关系,把握实现理想的基本条件,促进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思考题]
1.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3.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史使命中大学生肩负的责任。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3学时)
[知识 点]
第一节 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
一、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二、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三、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第二节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一、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二、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
三、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四、做忠诚的爱国者
第三节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一、时代精神及其主要体现
二、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
三、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重 点]
1.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2. 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3. 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难 点]
1.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2. 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3. 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基本要求]
帮助大学生深入认识爱国主义这一民族优良传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大学生将远大的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继承爱国主义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新时期忠诚的爱国者。
[思考题]
1. 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2.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3.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哪些主要内容?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4.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如何真正成为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6学时)
[知识 点]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人生与人生观
二、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三、正确认识人生矛盾
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二、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三、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一、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
二、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三、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重 点]
1. 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2. 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3. 促进自我身心和谐。
[难 点]
1. 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2. 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3.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基本要求]
通过较为系统地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理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有关人生是什么、人生意义是什么等基本问题,领悟人生真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投身人生实践,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思考题]
1.大学社应该确立怎样的人生目的?
2. 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3. 怎样理解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第四章 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6学时)
[知识 点]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
二、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三、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
第三节 继承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一、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二、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三、发扬光大中国革命道德
第四节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一、着眼“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道德建设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
三、积极投身崇高向善的道德实践
[重 点]
1. 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2.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3.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4.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难 点]
1. 道德的本质。
2. 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3.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道德的基本理论知识,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自觉继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和人类道德文明的优秀成果,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思考题]
1. 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2. 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
3. 谈谈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于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意义?
4. 结合全国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谈谈大学生如何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3学时)
[知识 点]
第一节 社会公德
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三、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第二节 职业道德
一、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二、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
三、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第三节 家庭美德
一、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
二、大学生的恋爱观与婚姻观
三、弘扬家庭美德
第四节 个人品德
一、个人品德及其作用
二、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三、追求崇高道德境界
[重 点]
1.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
2. 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
3. 个人品德及其作用。
[难 点]
1.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2. 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
3. 个人品德与道德修养。
[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以及个人品德养成中的道德与法律,进而增强学生的公德意识,使学生能自觉遵守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自觉维护公共生活的公共秩序;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自觉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法律素质,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观;帮助大学生正确对待恋爱婚姻问题,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帮助大学生正确对待个人品德修养问题,自觉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
[思考题]
1. 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当如何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2. 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3.如何认识恋爱与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要求?
4. 谈谈如何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6学时)
[知识 点]
第一节 法律的概念及发展
一、法律的词源与含义
二、法律的本质与特征
三、法律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一、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
二、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三、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第三节 我国的宪法与法律部门
一、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三、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
第四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意义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
三、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重 点]
1. 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难 点]
1. 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
[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学习我国宪法的基本知识,帮助大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增强对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认同感和维护法律尊严的责任感。
[思考题]
1. 如何认识法律的特征?
2. 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3.如何理解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哪些法律部门?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第七章 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3学时)
[知识 点]
第一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
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四、加强宪法实施,落实以宪治国
第二节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
一、法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二、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三、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
第三节 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一、尊重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
二、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
[重 点]
1. 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2.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
3. 努力成为法律权威的坚定维护者。
[难 点]
1. 法治与人治、法制、德治的区别。
2.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
3. 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
[基本要求]
帮助大学生树立依法治国的法治理念,增强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自觉性,掌握提高社会主义法律修养的途径和方法,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努力成为法律权威的坚定维护者。
[思考题]
1. 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是什么?
3. 如何正确理解法治思维?
4.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维护法律权威。
第八章 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6学时)
[知识 点]
第一节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一、法律权利
二、法律义务
三、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第二节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一、政治权利与义务
二、人身权利与义务
三、财产权利与义务
四、社会经济权利与义务
五、宗教信仰及文化权利与义务
第三节 依法行使权利与义务
一、依法行使权利
二、依法救济权利
三、尊重他人权利
四、依法履行义务
[重 点]
1.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2.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难 点]
1.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2. 依法行使权利与义务
[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认识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以及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重点掌握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依法保障公民以及自身的权利,履行相应的公民义务。
[思考题]
1. 如何理解法律权利和人权的关系。
2. 如何认识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3.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有何特点?
4. 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
5. 当权利受到侵犯时如何依法维权?
结束语 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1学时)
三、学时分配
章目 |
理论课学时 |
实践课学时 |
合计 |
绪 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
6 |
12 |
|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
3 |
第二章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 |
3 |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
6 |
第四章 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 |
6 |
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
3 |
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 |
6 |
第七章 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 |
3 |
第八章 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 |
3 |
结束语 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
1 |
随堂考查 |
2 |
|
42 |
12 |
54 |
四、考核模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本课程为考查课,采用百分制开卷随堂考查的形式进行,考查时间为120分钟。考查题型为主观题或论文形式。
五、选用教材和主要参考
使用教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6版(2015.8),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8月。该教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参考书目:
1.《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胡锦涛,人民出版社,2008年。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本书编写组,学习出版社,2009年。
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9年。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本书编写组,学习出版社,2009年。
5.《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书编写组,人民出版社,1997年。
6.《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外文出版社,2014年。
六、大纲说明
1、此为本课程的理论课教学大纲。
2、本课程有对应的社会实践教学大纲, 详见《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教学大纲。
3、本课程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
撰写人:王夏冰 审定人:杨俊英
批准人:杨利英 执行时间:2015年10月